外语学院
 首页 | 通知公告 | 学院动态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审核评估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学院文件
 工作计划 
 学院文件 
 考核文件 
 
  学院文件    
辽宁科技学院“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2018-12-04 14:33  

辽宁科技学院“十三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20162020

 

为完成地方本科大学向应用型转变的建设任务,尽快实现辽宁科技学院具备建设大学的条件和发展目标,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辽宁省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务院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589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和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辽教发﹝2015168号)和《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十二五”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积累应用型办学特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历史阶段。学校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教育部新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重点,审时度势,解放思想,进一步明确和体现学校特点的应用型发展定位,强化行业特色,不断提升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管理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内涵建设的成效。通过了教育部新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辽宁省确立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一、主要成绩

(一)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的本科办学格局

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托地方和行业优势,确立了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方向,重点为冶金、机械等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化工、现代服务业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围绕地方发展战略,重点在冶金行业的资源开采、冶炼、轧制、钢铁深加工,以及信息技术、医药检测、旅游文化等领域开展应用性科技服务;围绕新建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的内涵要求,不断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凝练特色。

规模结构得到优化。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院、系部、中心),全日制本专科生10538人,其中本科生7978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比例由“十一五”末的32.5%提高至75.7%,年增幅近10个百分点。理工科与文科在校生比例由“十一五”时期50%调整到75.3%。本科录取平均分高于二本批次省控线近20分。

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学校本专科专业数由“十一五”末的本科22个、专科25个,调整至本科专业34个、专科招生专业8个,新增本科专业12个。现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已与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首批冶金工程领域16名工程硕士已顺利毕业。

(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新建本科高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及《构建“产学研”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档案专业人才》获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成果获三等奖,另有4项高职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多元化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获取率本科毕业生达42.8%,高职达67.8%。新增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个。

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累计投入126万元支持大学生开展“大创计划项目”,获省级以上项目60项,其中国家级21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548,其中国家级65项。新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一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成立中国药都•辽宁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被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全国学联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KAB创业俱乐部”,被团省委授予“青创空间”称号。学校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实践周、创业沙龙等,搭建政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学校毕业生年度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年度就业率近三年一直保持在95%以上。75%的毕业生在辽宁省就业,17%的毕业生在冶金行业就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符合度高、上手快、岗位适应性强。

继续教育成效显著。继续教育在校生由“十一五”期间的2300人,增加至4300人。年均为地方培训人才3000人次。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依托行业和地方需求,形成了辽宁省继续教育品牌项目,完成年均1000万元的办学效益。

(三)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结构得到改善。学校现有教职工937人、专业师资62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81人,教授数从十一五末的35人增加到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人,增加了26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千人层次人选2人,省优秀专家1人,新增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1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新增1个),新建校级教学团队13个、科研团队10个。

坚持引进、培养、培训并举。投入125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柔性引进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一带一路”专家等。与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开展科研合作,遴选了23名校级教学和科研团队成员。重点吸引具有丰富行业、企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有企业、行业等外聘兼职教师112名,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专训、企业锻炼、工程实践、职业培训进修、岗位培训等为主要形式,培训师资达1200余人次。

(四)科研与科技服务能力水平有新突破

共承担各级计划项目152项,其中,获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包括合作项目)4项,省级项目108项,厅市级项目39项;批准校内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9项,青年基金项目14项,思政项目40项。开展横向合作项目341项。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专项334项,是“十一五”的5倍,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3项,省级新产品奖1项,本溪市哲学与社会科学政府奖73项。年科研到款额逐年增加。

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及实验室、基地等8个,市级4个。学校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本溪市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机构7个,社会服务机构4个。国家投资800万元建设的生物医药实训基地落户我校。

(五)形成学校文化精品工程

建立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大学制度。完成《辽宁科技学院章程》的修订、核准与发布,推动学校内部治理科学化与制度化建设进程,试行两级管理与工作绩效考核。学校先后多次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党委及本溪市委的宣传想想工作先进集体、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等。

每年设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推进大学文化与学校形象建设。投入60万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完成以理念标识、行为标识、视觉标识为核心的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及构成要素的设计、制作与全面使用,不断进行楼宇、教师休息室等专门场所的文化阵地建设;投入200万元,不断完善和建设学校的园林文化。

形成校园文化精品工程。形成“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的社团格局。校园文化精品工程与“大创项目”紧密结合,形成“就业创业活动月”、“科技文化节”社团活动特色,参与学生达4万多人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230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荣誉395人次。承担省、市多项大型公益活动志愿服务,获省大学生示范社团、基地等称号。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实施辅导员系列职务评聘序列单列和指标单列。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A类项目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民生工程。学校积极争取、按照政策支持,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提高教职工校内津贴等后勤保障,改善教职工早间餐、午餐、通勤补助及校内停车场;新建成教职工住房392套,学校预留28套住房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开放全部健身娱乐设施,支持教职工文体协会活动。广大教职工爱校荣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六)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争取资金项目30项,总额7850万元,其他各类专项资金55项,资金总额13294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改造和工程培训基地建设。目前,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亿元,生均达1.41万元,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达到1874.96元,增幅达33.2%。现有校内实验室(中心)30个,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3个,产学研合作单位168家。

数字化校园与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建成校园网数据中心,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建设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及网络服务体系,并取得网络教学成效;数字资源量达7400GB,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13.96万种;图书馆(含二级学院资料室)馆藏文献总量达到110.02万册,在架图书流通率20%以上。

启动13500平方米“双创基地”——一期实验楼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办学发展理念亟需更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等,需要创新的思维与创新的发展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全校上下建设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还需进一步增强,对向应用型转变的内涵理解还需深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内驱力和激励机制亟待增强和完善。

——缺乏支撑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科研平台建设基础薄弱,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尚需调整完善,科研规模偏小,项目经费总量较低,服务地方重大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

——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偏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还不够,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渠道需拓宽,水平有待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层次、项目缺乏,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合作项目单一,教师主动承担对外学术组织、行业科研任务并取得话语权的积极性和能力有待提升。

 

第二部分  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背景

——从国家战略审视。“十三五”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总体框架的形成,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经济格局与《中国制造2025》重大战略需求,凸显出对各类创新型人才需求更多紧迫的任务和要求。

——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审视。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紧迫要求,构建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使地方本科高校进入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上来的重要转型期,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挑战以及“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战略选择。

——从行业发展审视。冶金、机械、装备等行业在我国制造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这些行业正经历着重大的战略性转型,与行业密切相关的资源、能源、制造、工程装备、环境和服务等问题日益凸显。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慧产业等新材料、新业态方兴未艾。依托行业、服务地方、彰显特色、拓展优势,积极对接和融进产业链、创新链,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是地方性、行业性高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

——从区域发展审视。当前辽宁省经济社会面临转型发展的严峻形势。再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正全力推动结构调整、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本溪地处沈阳经济圈,我校地处本溪高新技术开发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振兴计划,对有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提出了新任务、新需求、新机遇。全省116所高等院校、42所本科高校,有21所高校、200个专业被确立为转型发展试点校和试点专业,各高校竞相发展、竞争激烈态势更加显著。主动适应、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做出新贡献,是学校发挥自身学科、专业技术、人才优势的必然选择。

——从我校发展审视。学校是2004年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经历10余年的合格本科基本建设,形成了以本科办学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逐步走上本科良性发展的道路。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学校被辽宁省确立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校,以建设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为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转型发展,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制约,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提升内涵、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未来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更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审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世界地缘格局重组。全球化、信息化、大数据、低碳经济、绿色增长对时代与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进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工业4.0时期。全球高等教育正进行新的变革,面临激烈的国际(地区)教育与人才竞争,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质量和数量需求日益提高。同时,学龄人口变动、办学成本上升、现代技术发展等因素,学校发展面临创新、突破、引领的压力,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任务越来越繁重。

二、发展定位

办学定位: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

类型定位:建设应用技术大学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工、管、文、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创业,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技术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与行业、产业和企业深度合作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与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辽宁,贴近行业,延伸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为材料冶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城市文化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围绕地方发展战略,开展适应新业态、新技术需求的应用性研究与科技服务。

三、发展思路

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用观念转变,促发展方式转变;用发展方式转变,促发展质量提高,为实现辽宁科技学院的转型、振兴和快速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具体:

(一)把握三个意识

用发展的机遇意识适应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发展需要,用发展的全局意识实现办学层次和水平的全面提升,用发展的文化意识凝聚人心形成发展合力。

(二)坚持三个原则

——规划引导。依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国家、省市转型试点发展建设的规划步骤和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各专项规划和各教学单位自主规划的主体作用,着眼于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建立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实施规划引领、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效果评估,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

——项目推进。以转型发展试点校、示范校建设目标和《辽宁科技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为牵引,以“五个特色产业学院”、“五个科技创新平台”、“六个学科建设项目”、“六个保障工程”建设为载体,经过五年的建设,力争实现学校办学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拥有专业链对接产业链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群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形成结构科学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及高层次高效率的协同创新和技术转移服务合作平台。

——改革驱动。围绕落实《辽宁科技学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总目标、总要求和专项改革任务,以应用型、模块化、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全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系统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科学化、现代化。

(三)实现四个发展

——转型融合特色发展。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四个转到”为核心,围绕“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目标,努力建立新型政校、校企合作关系,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校发展建设中扩大外部对大学治理的参与和合作发展,加快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科学化步伐,形成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

——综合改革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按照辽宁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要求”,以转型发展为主线,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体制机制问题,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综合改革与创新,为转型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开放合作共赢发展。校地合作:开展辽宁科技学院与地方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的合作以及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转型发展之路。按照与本溪市政府签订的1+5+9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新的校地发展关系;校际合作:巩固和发展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领域。建立与浙江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合肥学院等的合作关系;联盟合作:建立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辽宁教育集团联盟,中兴通讯,神州数码,本溪区域银行及移动、联通公司,本溪职教集团,高新区高校联盟等的深度合作,开拓在人才培养、产教合作、人才交流、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市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贴近区域产业园区特别是辽宁中德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开发国际合作办学、国际专业认证、职业教育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途径和项目。     

——全面提升加快发展。以转型试点、示范校建设为目标,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用跨越式思维抢抓机遇,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实现学校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尽可能缩短达到建设大学目标的时间,争取规模与结构、层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新提升。实现在不同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的发展,在部分领域赶上和超过部分走在前列的同类高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步伐。

四、发展目标

总目标:2020年基本具备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标志性指标。

——办学规模、层次指标。在稳定“十二五”规模的基础上,拓宽办学渠道和途径,力争在转型试点校发展建设中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2000人规模。争取中高职本衔接贯通培养及特色产业学院等领域招生年均增200人,研究生达到50人左右,在校留学生达到100人。

——学科专业建设指标。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专业达到40个左右,其中新设涵盖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社会服务等新兴领域的产教融合专业数量10个左右,新增国家和省专业建设项目5个以上;力争建成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专业,特色和优势专业总数达到10个左右;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育34个优势特色学科,实现23个硕士培养布点;积极拓展在职培训教育、拓宽国内外合作教育,发展中职、高职、普高与普本衔接一体化本科职业教育。建设体现产教融合的特色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指标。模块化课程的专业达到80%,至少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国际专业认证(评估);建设20个左右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或跨专业类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新增国家本科教学工程校外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5个左右,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以上,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5%,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进入全国就业50强。

——科研与技术服务指标。建设人机交互、用户体验、智慧交通、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专业实验室。建设检测技术、“互联网+”与智能信息、现代电子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智慧交通技术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基地;设立技术孵化、创业孵化基金,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50个以上;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基地、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左右;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省部级项目150项左右;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0项以上。科技总经费达到1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8项,力争实现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突破。

——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专任教师达到700人,生师比达到17.1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0%,其中正高级达到100人;培养省级科技团队(创新团队、学术团队)9个,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8个;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人。力争引进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12人,引进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省级及以上百层次人才1人、千层次2人。

——国际合作教育指标。积极引进美国、韩国等国际化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项目,开发国际合作办学、专业认证、职业教育资格等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与模式。对接“沈阳中德产业园”的四大产业需求,积极探索中德教育合作模式,引进德国“双元制”及模块化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共建专业企业网络合作项目等,实现中德辽宁学院正式挂牌。

——资源保障指标。规划建设产教融合项目,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62亿元。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 9亿以上,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00万册。

 

第三部分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转型试点重点任务

(一)全面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

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和国家、行业等质量工程或职业资格标准,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34个。实施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改造计划,完成56个专业改造。实施密切跟踪产业升级、市场需求,服务新业态、新技术的新专业增设计划,新设专业68个,本科专业达40个左右。实施专业教育与专业认证及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计划,至少1个专业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凝练和修订、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特点,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生源的学生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评价标准,共同完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体现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的课程体系,优化、改革教学方法

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元素加强课程改造,引进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课程与设置体系,与行业(企业)共建有效融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横向课题,优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专业达到80%。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真实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仿真现实技术应用等,实现真实任务课题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全覆盖。

(四)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依据教育部将在2017年制定实施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实施高职高专专业标准和博士、硕士标准要求的工作目标,有预测性和计划性地提前确立我校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高职高专教学质量标准,并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融合。形成有效的学生毕业质量反馈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建立毕业生达成毕业要求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融合的评估机制和指标体系。 

(五)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更新完善实践教学方法

按照就业岗位的发展要求,构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技术技能持有结构,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并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形成综合能力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以及顶岗实践相互交错、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基础类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达20%,专业类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达50%。开设能够紧密服务与生产的实验课程,建立包括基本技术技能实践、专业技术技能实践、综合实践在内的“平台+模块”的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取得省级以上实践类教学改革成果23项。

(六)建设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平台

将校企合作的工程实践中心、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等,向专业和功能的集约化、共享化、开放化方向发展。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应用型人才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建设嵌入式实验室。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工程实践中心和实验实训中心23个。建立开放式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对接岗位参加实训实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将创新创业理念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潜在创业者培养与就业教育与指导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措施与本科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结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与服务平台,实施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素质教育工程和专业课程体系改造工程。形成省级以上系统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12个,教学改革成果奖12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形成一体化。

二、五个特色产业学院

(一)通信智慧学院

依托“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战略项目,作为教育部、中兴通讯在辽宁省应用技术型本科深度办学示范基地,校企共建“通讯智慧学院”。

重点在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按照管理模式创新、专业教学创新、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学生管理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的目标,校企共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二级产业学院,实现订单式培养。从2017年招生,每年为通讯领域培养200人左右。

(二)银行学院

依托建设银行本溪分行与辽宁科技学院的合作办学,成立面向银行业的“银行学院”,建设我校与建行本溪分行、本溪商业银行等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二级产业学院。

对应银行业涉及经济贸易类、金融类、财务审计类、营销类、计算机类、法律类、管理类等专业岗位,覆盖专业达到3-5个。按照商业银行的运营方式,进行银行业工作岗位设计,按银行运营流程进行教学,招生、招工打破专业限制,对应银行业的特定岗位进行学习、培养、培训,特定专业培养每年达到200人。

学校与银行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训实践的开发论证,共同规划适合银行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途径和就业岗位,建设“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的双元培育模式。

(三)中高职本衔接的应用技术学院

学院的定位是服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转型试点二级学院。

将传统“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的层次性学历递进向为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普通高中、中高职本硕衔接一体化培养模式转变,实施各阶段衔接贯通培养方案,为建设多样化高中和高考改革拓宽人才培养和上升的渠道。2020年建成应用型转型试点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和特色学院。

试点推进中实施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开展初中毕业起点“3+4”和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起点“2+2”本科职业教育一体化分段试点;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起点“2+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分段培养研究与改革实践。围绕智慧产业发展需求增设新专业12个,争取奖学金覆盖率达到专业招生总数50%以上。2020年中高职本硕一体化分段培养试点在校生达到500人左右。

建立系统的职业本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试点专业教育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融合;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畅通职业院校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的渠道,探索建立和稳步实施双证融通培养模式。

(四)篮球学院

贴近CBA篮球产业运作与管理模式的发展需求,依托本溪市辽宁赛场,实施校地合作,校地共建二级产业学院——“篮球学院”,增设运动训练(篮球)专业,2017年招生,2020年在校生达到90人左右。

学院依托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改革与运行模式,按照产业、市场化需求,开发专业培养与跨专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与市场运行模式。

(五)中德辽宁学院

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德国专业工程认证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德辽宁学院”。

发展建设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中德(沈阳)产业园战略规划中包括的“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汽车制造、工业服务”四大产业等关键产业领域和产业链,设置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瞄准未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及未来企业对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立人才培养标准、培养评价体系。建立富有德国元素的国际化教育项目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平台。优化师资队伍,有规划和计划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和管理队伍。

经过五年的建设,使学校成为应用型高校适应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国际教育合作创新实验区。

三、五大科技服务创新平台(中心)

(一)“制造+智造”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

依托学校的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机器人驱动控制省级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和学校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的“重载机器人技术标准化研究与验证联合实验室”,建成为中德产业园先进制造行业提供服务的机器人驱动与控制设计技术中心和“制造+智造”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中心。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并拥有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省内技术领先、国内先进的机器人驱动与控制研究及应用的专业化实验室建设,为行业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同时,融入本溪电子信息认证与数据平台,致力于企业孵化、技术成果转化及专业人才培养,促进智慧城市和我校智慧产业学院建设深度融合。

(二)钢铁深加工的校企合作技术交流、转移与转化中心

面向钢铁深加工企业,对接省级重点铸造工业园——本溪南芬铸件产业园等企业,依托学校学科基础、师资优势、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本溪市钢铁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 

建立包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数据库、技术难题数据库、专家人才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等校企信息数据库,为“校校、校企、企企”合作牵线搭桥,提供钢铁冶金技术转移服务和科技、经济、政策及专利成果、技术成果查新等科技信息及认证许可咨询服务。设立校地合作创新发展信用担保基金,以项目为牵引,促进区域中小微企业项目和发展基金有效融合。

(三)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技术服务中心

依托我校“生物医药公共实训中心”、“辽宁省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实验室”,以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企业为服务对象,建设集产品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分析检测以及人才培养、人员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服务平台。开展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产品质量的分析检测技术服务,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化工、制药企业提供污染指标检测和运行效果评价服务,开展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满足“基地”所属企业新招聘及在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为药都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本溪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持。

(四)集约、共享、开放一体化专业群实训基地

遴选20个左右学校已建成的校内外实习基地,统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的企业资源、学校资源以及培训资源,创新学校和企业作为双元育人主体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育人制度。建立面向装备制造业校内基础性实训基地、面向钢铁深加工校企联合生产性实训基地、金属材料成型(铸造)实训基地、政校地合作文化创意与服务基地等。

(五)智慧旅游与创意产业创新服务中心

立足于整合学校已建立的本溪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所、本溪市旅游地学学会、本溪市辽宁科技学院地域民俗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所、药都生态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资源,建设服务于智慧旅游、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旅游策划、电子商务培训与创新创业、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研究,为政府部门、产业园区以及企业开展校政企联合,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搭建平台,提供相关服务。建立“辽宁旅游中心网站”,加大本溪及辽宁旅游宣传力度,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围绕本溪及周边地域文化内涵建设、产品文化创意及设计、产品及包转设计,在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促进我省创意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作用。

四、六大学科建设项目

(一)项目功能定位

学科建设项目功能主要定位于各二级学院,立足于申办硕士点的学科提升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凝练工程,根据自身学科专业与办学优势,抓住转型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建设任务有效融入项目建设中,并作为本学院“十三五”规划建设的特色项目,加速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凝练,多出高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成果,为“十三五”末学校具备建设办大学的条件奠定基础。

(二)项目名称

1.基于向应用型转变试点校重点任务的模块化教学改革项目。

2.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冶金工程学科转型发展提升项目。

3.基于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生物医药化工学科专业创新项目。

4.基于国际化、高等教育工程认证的资土等学科或专业改革项目。

5.基于中、高职与本科衔接一体化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

6.服务地方产业文化的院系或专业改革创新项目。

(三)项目目标任务

1.各项目单位制定、整合凝练具体的项目规划与实施方案。

2.落实转型发展试点校的重点工作目标。围绕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与匹配度、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度,建立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类型、目标、课程与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特色化方案,每个项目形成一个以上申报省级转型试点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

3.围绕合作办学治理与管理机制,创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机制和平台。建立明确的深入推进对外办学、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和路径,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项目。

4.明确具体时间节点和阶段内完成的重点任务,预期达到的突出成效、取得的明显成果。

五、六大保障工程

(一)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应用型、特色化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育人平台、阵地和载体,形成协同创新的育人环境和机制,打造一批突出育人特色的精品项目。探索创新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延伸课堂教学渠道,整合课程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与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生工作机制。建设专业型、服务型、导师型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创新学生工作管理和社团活动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培育,建立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系统建立引导各专业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平台、活动载体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基金、网络和栏目,建立向学生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介、融资等创业服务的机制。

(二)“卓越大师”创建工程

肯定和尊重教师把爱播撒在课堂教学上,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搭建育人平台,设立“卓越教师奖”、“卓越教学奖”、青年骨干教师奖、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评选辽科院“教学名师”等,开设“大师讲堂”、“教授讲坛”,设立企业捐助基金奖。构建一支品德高尚、有一定学术和科研水平、教学优秀的师资队伍,培育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综合素养和情怀的大学教师群体。

(三)“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培育工程

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构建教师个人转型发展与学校转型发展的共同体。逐步建立融“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区域服务与引领”的教师发展功能及运行模式。建立学校主导型的教师发展顶层设计与管理体系。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保障工程,实施“双师双能”、 青年教师、及国际化等指向明确的分层次、分类别的全员提升计划。构建多元化保障机制,推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规范化、长效化,通过推进二级管理,将教师发展工作目标分解到各级、部门的目标管理体系中。加强教师发展研究。

(四)办学条件提升改善工程

基本建设能力提升。按照产教融合整体项目规划,综合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基本建设包括4栋单体建筑,其中实验楼13500平方米,投资3200万元;“智造+制造”实训实验综合楼28250平方米,计划投资8510万元;生物与制药实验楼81005600平方米,计划投资4430万元。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9亿以上。

信息化建设提升。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建成高水平的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全面推进图书馆为教学、学科、科研服务的体系建设,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00万册,增设图书资源数据库、信息化平台,进行图书专业对口率、流通率、检索率等的信息化管理。实施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融教学、科研、各类校务管理全部业务系统的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数据集成。建设基于大数据、云技术的学习中心和平台,建设和扩展数据中心私有云,逐步为师生提供按需获取、动态扩展、随时可用的云计算与云存储资源。

(五)民生保障工程

提升产业发展的保障力度。整合校内外产业资源,建立健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新建学校后山药化产业实训基地。

构建适合我校发展的后勤特色服务体系。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为宗旨,转变后勤服务方式,拓展后勤服务能力,完善后勤目标管理体系。构建师生互联互通、交流的后勤信息化服务与评价平台。优化后勤资源配置,逐步实现经济指标和服务指标量化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现资源资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完善全面预算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建成校园功能布局合理、资源有效配置、技术手段先进,体现应用型办学特色、不断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保障体系,继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改善教师生活设施,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提升要高于地方、接近沈阳高校水平。

(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工程

完善《辽宁科技学院章程》,推进依法治校,理顺各种内外部关系,为各项综合改革任务的深入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探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互动的体制机制。建立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事会(董事会),建立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两级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运行机制,建立内外部结合的治理与管理机制。

全面实施两级管理,推动重心下移。探索转型发展新形势下的两级管理权力结构形态和管理职能定位,进行组织机构与人事制度等的改革,在增强学校层面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适度扩大学院(系部)资源配置权和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两级责权利划分,建立促进转型发展的两级责任清单和制度体系,形成责任逐层分解、逐级落实、执行沟通反馈顺畅的工作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发展合力。

完善学校重大决策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加强规划的组织与落实,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规划实施跟踪监测,建立中期评估、年度评估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单位、职能部门结合学校总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其中专项领域的主要规划有《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学科及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含教师发展规划、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规划》《学校基本建设规划》《对外合作发展规划》(含国际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继续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各二级学院特色发展规划。同时,各专项规划和二级学院建设规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作为对职能部门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绩效管理和干部管理评聘体系中。采取切实措施,结合年度计划的制定,把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上下结合、共同实施的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转型发展、综合改革整体推动提供组织保障。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改革干部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机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建立科学的聘用、考核、评价、激励和分配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成长环境。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建立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实现改革为了师生、改革依靠师生。注重思想文化建设引领,弘扬优良学风、校风、师德师风,发挥各级群团组织、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

 

关闭窗口

辽宁科技学院外语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